2019-08-270次浏览来源:网络
上海又一人才新政实施: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等五类人才可以在上海直接落户。上海留学生落户留学生落户中介
今年以来,上海连续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以更具活力、更加便利、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国际人才高地,让人才走进来、留下来,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人才储备。
创业人才:纳才数量“不设限”
11月1日起,符合一定条件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等五类人才可以在上海直接落户,这也是上海今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人才新政中最受关注的一项。留学生落户上海
根据《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创业人才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三个政策梯度上有了突破。其中,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上海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2年的,可以直接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引进这五类人才,上海在数量上不设上限,人才不怕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海洋说,现有的居住证制度偏向于对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的考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并不特别有利,针对这一现状,上海通过一系列人才新政,强化市场导向,以市场评价方法统筹体制内外人才引进条件,进一步确立人才引进的市场主体评价权。
长期关注创业和人才政策的沪江网联合创始人于杰说,人才政策的“牛鼻子”是创业者,此次人才政策中给予了创业者以优待,将有利于上海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果未来政策能更加突出创业核心团队的地位,降低对首轮融资要求而提高对持股比例的门槛,将会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
海外人才:便利化服务
吸纳海外人才并让其在上海安居乐业是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的一大重点。今年以来,上海不仅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服务,还开放了在华留学生在上海创新创业的政策。
在上海全保特卫安全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的斯里兰卡人普拉萨德,在中国已经学习、工作和生活了17年。由于此前外国人就业相关的许可有效时间较短,他至今续办相关证件10多次,早已和为他办理证件的工作人员“混了个脸熟”。随着《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的实施,他不仅有望获得更长时间的就业证和工作许可,还有希望申请到在华永久居留。“我想一直在中国生活工作下去,就像我出的专辑‘中国梦’一样,和我的家人在中国团圆定居,实现中国梦。”
一系列海外人才新政中,吸引普拉萨德注意的还有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和创业的相关规定。按照原规定,外国留学生须具有国外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才可以来华工作,但现在,在上海地区高校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到上海自贸区和张江就业的外国留学生不再被这一规定限制。“以前,为了留在中国继续工作,我在上海体育学院的学弟学妹基本上只能‘挤破脑袋’去申请外国专家证,否则就不得不回国,这让他们很苦恼。有了新政,他们有望直接就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国外人员就业处处长丁峰说,近年来,持有外国人就业证的在沪外国人保持在10万人左右,上海吸纳国外人才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外国人就业的管理就像一个篱笆,希望通过格子的动态设计,来筛选和吸纳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并通过后续的一系列服务和政策的设计,为其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高端人才:搭建永居“快车道”
为了集纳外籍高端人才,上海不仅为他们从居留向永久居留的转化衔接提供便利,还在“双自”园区内试点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激励政策。
根据上海出台的“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新政,经认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持《推荐函》,可申办5年有效期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工作满3年后,经用人单位推荐,可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没想到我竟然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后我在上海创业更有动力了。”美籍华人、上海亲合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辰,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领取了编号为001的《推荐函》时说。今年50岁的刘辰上个世纪80年代赴美攻读博士,曾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任副教授,在美国创立了两家生物医药公司,并担任总裁。2012年他回国后开始在张江创业,与美国同步研发治疗肿瘤的新药,并于去年成功入选上海“千人计划”。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回国创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刘辰说。刘辰能享受人才政策还不仅仅是这些,他创业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开始试点一系列“特殊政策”,比如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5年分期缴纳,让创新创业者得到实实在在的激励。
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创新促进处处长马文刚说,目前上海自贸区和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园区交错融合,为创新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用、服务体系共建提供了机遇。“争取到2020年,在‘双自’园区集聚3000名左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际领军人才、10万名左右的新兴产业科技和技能人才、20万名左右的创新创业人才。”